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戰略導向,在行業科技創新戰略的指引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努力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我們要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切實增強科技創新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江蘇中煙黨組聚焦創新工作,一體推進機制創新、技術變革、隊伍建設,著力為科技工作者打造心無旁騖搞創新、踏踏實實做研究的良好生態,不斷激發創新活力,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創新水平不斷提升。
2020年以來,江蘇中煙技術中心榮獲“煙草行業‘十三五’科技創新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獲行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多項科技創新指標實現新的突破,高水平科技創新正推動江蘇中煙“時代企業”建設穩健前行。
不斷完善機制 釋放創新潛在力量
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完善的機制可以營造更為自由開放的創新生態。
為此,江蘇中煙牢牢把握“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深刻內涵,深化機制改革,健全完善相關配套機制,打通堵點難點,推動“十四五”科技創新各項規劃方案落地落實落細,全面提升全員全域創新力,確??萍紕撔鲁龀晒?、見實效。
為了能真正讓科研工作者放開手腳去做想做的事,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一系列“賦能”“松綁”的機制創新舉措先后開展,科技創新治理效能隨之提升——
“賦能”,就是以科技創新專題管理診斷為抓手,對科技創新體系制度文件的運行效果進行全面評估,著力破解科技創新政策制度落地難點、堵點,修訂完善科技項目管理、創新激勵考核等系列制度,賦予項目組更大科研自主權,推動授權范圍內的科研經費自主使用落到實處。
“松綁”,就是優化科技項目經費管理,簡化預算編制內容,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經費核銷、使用查詢的時效性;通過優化研發保障物資采購流程、增補兩名物業人員提供科研輔助服務等措施,保障科研人員將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科研工作。
這些舉措的落地實施讓科研人員“輕裝上陣”。例如,以前采購科研儀器設備,需要科研人員參與提需求、報計劃、跑審批、跟過程、盯付款及到貨驗收等一系列事項,流程多、耗時長、費精力。經過優化,技術中心建立對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采用特事特辦、隨到隨辦的采購機制,現在科研人員在儀器設備采購事項中只需要做兩件事——提出需求和到貨驗收。這大大減輕了科研人員的事務性負擔,推動他們專心致志創新創造,有效激發了創新潛能與活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正在深刻影響世界發展格局,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江蘇中煙緊跟時代步伐,科學把握趨勢需求,努力構建跨領域、跨學科、跨主體、跨區域的協同創新機制,釋放創新集聚效應。
2021年9月,江蘇中煙與鄭州煙草研究院“降焦減害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是江蘇中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部署深入推進降焦減害的有力實踐。
自成立以來,聯合實驗室進一步強化降焦減害技術融合升級和集成應用,開展了專項課題研究,分析國內外降焦減害技術發展趨勢,系統梳理、全面評估現有降焦減害技術儲備和差距,明晰了今后降焦減害技術、產品創新提升的具體目標和路徑。
產學研結合,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帶來了倍增效應。2022年,江蘇中煙聯合行業相關單位共建“優質特色品種原料工商研一體化先行示范區”,圍繞全產業鏈創新思路,充分發揮“工業主導、商業主體、科研主力”作用,強化同向發力,積極打造集新品種創制孵化、煙葉定制化生產、特色卷煙產品開發于一體的優良煙草新品種“育繁推”新模式。
示范區的建立推動了原料研究向前端延伸。“要搞好原料研究,‘舌尖’上的功夫是基本功,‘腳頭’上的功夫也不可或缺,只有扎根田間,與泥土、煙葉為伴,和煙農打成一片,原料研究才能扎實,科研成果才能落地生根。”技術中心原料研究所所長陳海清深有體會地說道。通過創新機制,實驗室搬到了田間地頭,研究人員扎根田間、煙葉復烤車間,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加強優良品種資源的優化研究和篩選,從源頭上保障了煙葉原料需求和卷煙質量。
立足實際,不斷拓展深化創新平臺建設,江蘇中煙目前已建成各類協同創新平臺15個,其中省部級創新平臺6個。近年來,他們還充分用好江蘇高校資源豐富優勢,依托東南大學博士后流動站,設立“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聯合中國藥科大學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以平臺為載體加強與高校的項目、平臺、人才一攬子合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梯次合理、支撐立體的多平臺創新格局持續完善,自主創新能力在開放有序的良好生態中持續提升。
推動技術變革 增強創新供給能力
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江蘇中煙堅持技術創新永遠以市場為焦點,緊扣“南京”“蘇煙”雙品牌發展戰略,技術攻關與產品研發同向發力,持續塑造蘇產卷煙技術特色和競爭優勢。
今年上市的“蘇煙”(多彩中支),一經投放便獲得市場肯定。這款產品早在2020年便作為儲備產品進行研發,歷經兩年多的精細打磨,開展了數十次市場測試,并根據市場反饋持續調整優化,獲得了商零消的一致好評,進一步豐富了“蘇煙”品牌中支系列。
這正是江蘇中煙技術創新所遵循的“端到端”的市場導向模式,前端是市場需求,末端以市場檢驗結果為評判標準。產品研發中,研發人員秉持“知變求變,特色引領”的研發理念,與市場營銷人員一起深入市場,通過組織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充分聽取消費者意見建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敏銳把握需求變化、研判市場形勢,用市場點子生發創新因子,將消費者語言、市場語言與技術語言有效互譯,使產品開發與目標市場高度契合,最終將科研力有效轉化為產品力。
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近幾年,江蘇中煙著力防范化解“卡脖子”風險,在關鍵領域、關鍵技術上持續發力,奮力攻堅、勇攀高峰,牢牢掌握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不斷提升技術創新對產品的創新支撐力。
品類創新方面,他們從原料、配方、香料、工藝、材料等多個方面入手,系統構建完善蘇產細支卷煙風格特色和技術標準,牽頭主導的“中式卷煙細支煙品類構建與創新”項目獲得行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低焦低害技術引領方面,他們強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攻關,聚焦再造原料開發、工藝技術及濾材設計、增香補香等專項技術研究,推進低焦高端產品研發,不斷強化品牌技術引領優勢。
產品設計創新方面,他們圍繞新品開發定位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技術攻關。例如,“蘇煙”(彩中)充分借鑒蘇產細支煙低吸阻開發經驗,綜合評價考量中支濾棒絲束規格、壓降、卷煙紙、濾嘴通風、煙絲結構等多個因素并不斷設計優化,實現了中支品類低吸阻設計突破。
……
科技創新要始終從系統觀念、問題導向、目標引領出發,奔著緊急、緊迫的問題去。江蘇全省不產一片煙葉,原料保障對蘇產卷煙品牌發展至關
重要。以滿足卷煙對高品質原料需求為目標,江蘇中煙深化原料關鍵技術研究,推進原料保障全產業鏈技術創新,有效提升原料“含新量”。
具體而言,他們從原料質量評價、配方模塊設計、配方模塊打葉、細支卷煙原料打葉復烤等方面,構建了細支卷煙導向的功能項模塊配方及打葉復烤加工技術體系,建立了原料模塊配方及參數化加工輔助設計系統,形成了“低水分打葉、低強度復烤”提質增效工藝技術和細支卷煙原料加工技術,實現了“以配方功能定位為核心、以風格特征彰顯為基礎、以加工屬性分類為依托、以品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配方模塊打葉復烤加工理念,為提升原料保障水平、提高原料使用價值、拓寬原料適用性開辟了技術新路徑,實現了原料保障和產品創新發展高水平動態平衡。
隨著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顯著提升,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原創成果競相涌現,創新活力持續釋放。2020年以來,“細支卷煙導向的功能性模塊配方及其打葉復烤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中細支卷煙接裝紙賦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項目成果榮獲年度行業科技進步獎項。
創新腳步不停歇。當前,江蘇中煙技術中心探索構建產品研發支撐技術“超市”,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集成應用,融合應用數字、生物等前沿技術,積極推動研發領域數字化轉型,為產品創新積蓄動能,蘇產卷煙核心技術優勢進一步凸顯。
強化隊伍建設 挖掘創新發展潛力
人才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江蘇中煙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把做好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強化人才驅動,不斷為科技創新涵養“源頭活水”。
步入江蘇中煙技術中心大廳,發明人照片、專利證書、年度先進科技工作者的照片和先進事跡,讓人不禁駐足觀看。這是技術中心搭建的“因你而卓越”榮譽墻,旨在大力宣傳先進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
去年以來,他們發起“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傳承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奮勇建功新時代”的倡議,號召科技工作者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進動力,肩負起科技創新重任,砥礪奮進前行,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高質量發展的奉獻者,把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現代煙草經濟體系的事業中去。
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既需要創新氛圍的熏陶,也需要系統精準的培養。江蘇中煙立足梯次化布局和可持續發展,精準發力、精準施策,穩步系統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努力激發創新潛質、培育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
豐富人才培養形式,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技術中心統籌派員赴專業院校進修學習,同時積極舉辦博士論壇、專家講座等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為科研人員了解掌握學術前沿和發展趨勢搭建平臺,促進科技人員吸收掌握新思想、新知識、新方法。
制定詳細培養方案,探索導師制培養模式。在全省煙草工業系統篩選25名青年科技人才,為每人配備導師,在科技項目立項、科技活動等環節為青年科技人才量身定制培養方案,強化創新資源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另外,進一步強化“外腦”作用發揮,優化提升外部專家管理使用和動態評價調整機制,提升外部專家在青年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質效。
胡宗玉是江蘇中煙青年科技人才中成長較快的一位典型。“80后”的他,現在已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基于全國烤煙煙葉力學特性的加工屬性分型技術研究及應用”等3項行業科技項目,作為技術骨干承擔行業科技項目和標準項目14項,并入選全國煙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二屆打葉復烤分技術委員會。在他的帶領下,項目研究團隊為行業、企業煙葉原料保障作出了積極貢獻。
“很多原料保障技術的相關研究項目,風險大、周期長。正是企業為我們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打造了科學的培養機制,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給予充分信任,我們才能放心大膽創新,才能潛心把研究做深做透,才得以向更深領域和更高層級邁進。”胡宗玉說道。
據介紹,江蘇中煙技術中心專門建立了線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打造科技工作者的“事業之家、活動之家、精神之家、服務之家”,提供線上咨詢、交流平臺,為科技工作者解難題、辦實事、送溫暖,使科技工作者切實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除此之外,江蘇中煙技術中心堅持創新導向,客觀評價科技人才貢獻,深化“雙通道”機制建設,制定實施科技人才評價管理辦法,評價結果合理應用到技術職務晉升中,進一步增強科研人員認同感、獲得感。一系列人才培養措施,讓科技人才在項目研究、創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青年人才、復合型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2021年以來,江蘇中煙技術中心1人入選中國煙草總公司第十屆行業科學技術委員會,1人獲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認定,1人獲得高級工程師職稱認定,1人獲“煙草行業‘十三五’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個人”稱號,1人獲江蘇省部屬企業“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江蘇中煙黨組認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下一步,他們將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攻堅克難、追求卓越,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以高質量技術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