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自明朝萬歷年間流入我國以來,就成為農業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逐步融入本土經濟。從東北廣袤無垠的黑土地到西南溝壑縱橫的紅土地,全國各地都有它成長的印跡。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將煙葉生產納入國家計劃,煙葉產業逐步成為我國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煙區農民增收、財政增稅的重要經濟項目,為煙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調整,高效經濟農業得到快速發展,種煙比較效益下降。加之種煙本身存在技術含量高、生產周期長、勞動強度大等問題,煙葉種植逐漸喪失對煙農的吸引力,“棄煙種經濟作物”“棄煙從商”等現象不斷出現。
這種情況下,減工降本增效,讓煙農“自覺自愿種煙、簡簡單單種煙、輕輕松松種煙”,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面對這一課題,行業開始了現代煙草農業探索之路。
2005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全面啟動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2007年,國家局提出發展以“一基四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煙草農業。從2008年開始,全行業精心組織開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試點工作。各試點單位緊緊圍繞“一基四化”的基本要求,充分尊重煙農主體地位,在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規模種植、創新生產組織形式、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較好成效。2009年,通過“整縣、整鄉、整村”的方式,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試點工作快速發展。2010年,國家局認真總結推廣滇東綜合示范區的做法和經驗,為大規模推進、高標準實施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2011年,行業總結推廣湖南煙草工商企業“高標準推進、高水平提升”建設經驗,促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水平不斷提升。2012年,行業推廣湖北恩施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現場會經驗,現代煙草農業開始走向設施農業、科技農業、訂單農業、高效農業,進入了推廣提升階段。
因為沒有成型的經驗可以借鑒,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過程是一個從試點探索、典型引路到擴面推廣的過程,是一個從概念提煉、實踐總結到模式集成的過程,也是從商業試驗、工商合作到工商共建基地單元乃至全面推廣、提升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行業基本上探索出了一條以基地單元建設為載體、以完善煙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為關鍵、以創新生產組織形式為突破的推進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這條新路子使煙區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各種類型的合作社和專業服務隊不斷涌現,讓煙農真正實現了“自覺自愿種煙、簡簡單單種煙、輕輕松松種煙”,煙農種煙的積極性開始恢復,煙葉原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可以看到,現代煙草農業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全新的生產方式,給煙葉生產帶來的變化是系統的、深遠的。煙草行業各單位積極適應這一變化,逐步探索先進的管理方式,將現代煙草農業與大農業發展相結合,將其納入大農業的范疇體系,以全面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輻射帶動農業現代化,惠及農民增收、財政增稅。
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多個煙區將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與發展煙區產業綜合體相結合,積極推行“煙葉+水稻”等輪作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煙葉+蔬菜”等多元產業,在穩定煙葉生產的同時,也有力推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